校花的诡异事件
校花的诡异事件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校花的诡异事件 > 神秘海域 黄金深渊 > 因为参与“5?12汶川地震”抗震救灾表现出色关之琳高尔夫球事件是怎么回事?

因为参与“5?12汶川地震”抗震救灾表现出色关之琳高尔夫球事件是怎么回事?

发布日期:2024-05-27 11:35    点击次数:232

 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2日电 (记者 唐希 通讯员 陈鹏 张军) 弹指一挥间,“5?12汶川地震”抗震救灾已经十年。十年,灾区浴火重生;十年,当年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官兵也在改革强军的浪潮里换羽远翔。

  但是,无论走得再远,“5?12”的字眼都会让勇士们重燃激情;无论飞得再高,灾区的土地和群众都是勇士们永远的眷恋!

  徒手疏通灾区“运输生命线”

  “最明白练兵备战有多重要”、“最清楚如何咬紧牙过难关”——时隔十年,第77集团军某旅一营火力连七班班长孟洋,用两个“最”字,概括自己参加“5?12汶川地震”抗震救灾的感受。当了整整十年班长的孟洋,用牢固的理想信念、过硬的军事素质,以及两个三等功、十余个团以上表彰和“九三阅兵”标兵的特殊荣誉,为过去的十年涂抹上了光荣的色彩。

  十年前,原21集团军某团炮兵营导弹连下士孟洋当上了班长,让他不曾想到的是,班长的位置还没坐热乎,考验能力素质的时刻来了:一阵天摇地晃之后,孟洋随团开赴地震重灾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柑桔乡贺家坪村,这一去就是103天。

而穷人家的家长没文化,小孩也不上学,可能就小名叫一辈子了;“冠字”,就是行冠礼的时候要起字,也就是表字。

  在震区,孟洋参与的首个任务是疏通宝成铁路109隧道——这个通往四川灾区的“运输生命线”,被18万立方米的山体坍塌阻隔,成了几乎不可逾越的天堑。“军地协同、两头掘进,半个团的战友都上了!”孟洋边讲,边指着自己的手指说,“每天要抡超过十个小时大锤,手指侧面都磨出了老茧!那个时候,再没人说平时的耐力训练、肌肉训练是浪费时间了。”孟洋觉得,虽然抗震救灾是入伍近十五年来参加的唯一一次非战争军事行动,却让他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了“练在平时、战在一日”的重要意义。

  2015年8月,孟洋(中)与战友在北京阅兵村。

  转眼到了2014年底,已是上士的孟洋让出了班长的职位,“退居二线”,做好了次年退伍返乡的准备。可一个月后,“九三阅兵”的一纸通知到了单位,孟洋想都没想,义无反顾地报了名。“军人的字典里没有二线、只有一线,这么大的任务,我更应该冲上去——就像抗震救灾时那样,冲在先,干在前。”孟洋回忆说,从集团军军区的选拔,到北京阅兵村,考验越来越大,训练越来越苦,可是他从来没想过放弃,“抗震救灾的103天,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动力。”

  时光流转,当年陇原大地上的新兵孟洋,已经三移脚下驻地、三换手中装备,成长为改革强军浪潮中披坚执锐、淬火成钢的“尖刀班长”。前不久,孟洋被营连推荐参选旅“练兵备战十大先锋”。在备战实战化综合考核的火热气氛中,孟洋又和班上的小战士讲起了十年来的过往:“抗震救灾的任务虽然在十年前,但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应该在今天继续发扬,在战友间永远传承!”

  抗震救灾中他与死神的距离只有1米

  在云南省腾冲市人社局办事服务大厅里,彝族科员鲁财旺并不起眼。在这里,他平均每天要接待一百余名来访群众。迎来送往之间,前来办事的各族老乡不知道,眼前这位热情周到的办事员,曾经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手,因为参与“5?12汶川地震”抗震救灾表现出色,被四川省政府和原成都军区联合表彰为“抗震救灾先进个人”。

  1998年12月入伍的鲁财旺,原为驻川某师机关俱乐部主任。看似平凡的岗位,培养了鲁财旺胆大心细的性格和极高的工作标准,服役期间先后十余次被团以上单位表彰,荣立三等功两次。谈起十年前的抗震救灾和因此收获的殊荣,鲁财旺憨憨一笑说,“不值一提”。

  鲁财旺认为“不值一提”的是当年为灾区群众做的事,但让其心有余悸的“死里逃生”之事,却终生难忘。当时,鲁财旺和师机关指挥组常驻震中映秀镇,师首长经过仔细遴选,把每天到上级指挥部报送当日灾情的重任交给了他。就在第一晚报送情况的途中,余震突发,山体崩塌,一块二层楼高的巨石滚落在离鲁财旺不到一米的地方……“我的命是捡回来的”,但老鲁没有吓破胆,愣是翻过滚石、把材料送到了目的地。

  鲁财旺在灾区的帐篷小学为同学们上课。

  虽然在鬼门关走了一遭,但鲁财旺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。随后的日子里,他和战友们搭建板房、拆除危房、收割庄稼……由于平日里博闻广识、好学求知,鲁财旺还在映秀镇水磨乡帐篷小学当起了临时支教老师。这事儿在灾区一传开,连前来指导工作的数位将军都想要掀开门帘,“看看这位‘兵老师’给娃娃们讲得怎么样”。“白天援建修路盖房,晚上补课教书带娃,真是累并快乐着!”当年临时的“一肩挑多责”,让今天的鲁财旺仍十分怀念。

  如今,已经退伍三年多的老鲁,成了家乡一名普通公务员。“脱下了绿军装,脱不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志向。”在鲁财旺眼里,十六年军营的历练中,抗震救灾这一课最令其难忘,因为这教会了他什么是真正的“为人民服务”!

  开辟通往映秀灾区的第一条水上通道

  颜建刚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表彰。

  “一等功臣”,这是77集团军某旅数千名官兵中专属于颜建刚的荣誉,也是他这个十六年军龄的老兵最珍视的财富。因为参加“5?12汶川地震”抗震救灾表现突出,当年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,颜建刚被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“全国抗震救灾模范”荣誉称号,荣立一等功。

  2008年5月13日凌晨5点,驻川某师工兵营下士颜建刚接到上级命令,带队组建一支水上抢险突击队,火速赶赴汶川灾区。7时许,他和9名战友在机关参谋的带领下,携带4艘冲锋舟,向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开进。

  为了尽快打通到震中映秀镇的水上通道,在不断发生的余震中,颜建刚不顾水库大坝出现裂缝、两岸山体频繁滑坡的危险,带领全班仔细对周围地形进行勘察,寻找可供冲锋舟停靠的码头,开辟了灾区第一条水上通道。执行水上运输任务期间,颜建刚所在的抗震救灾水上分队共出动冲锋舟1380余次,运送物资110余吨、各部官兵12000余人、伤员720余人、灾民7500余人。

 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,颜建刚再一次请命参战,开启了人生中第二次抗震救灾之行。

  现如今,颜建刚面临岗位调整,已被确认为转业人员,可他仍夜以继日地梳理着部队的资料。他说,在位一分钟,就要散发一等功臣的光和热!

  身穿“假迷彩”,他却如真战士冲锋救援

  2008年杨成林身穿自购的迷彩服在震中指挥部救援

  改革潮涌,组建刚满一年的第77集团军某旅四营支援保障连,集纳了来自大小四五个单位的官兵。平日里工作生活在一起的六十多名战友中,很少有人知道,深埋在他们班长杨成林心间的入伍初衷,和十年前的抗震救灾有着“妙不可言”的关系。

  2007年9月,杨成林考入了地处绵竹市龙门山脚下的四川工业管理学院。震后第二天,5月13号,学校一放假,杨成林就飞奔回家。当看到电视里全是解放军救援的画面时,“从小就有当兵梦”的杨成林和爸妈报备完,便穿上自己购买的迷彩色套装,奔赴灾区救援!

  就这样,“假”迷彩上身,真“迷彩”在心——杨成林带着他炙热的爱国心、毅然踏上了抗震救灾之路。5月15日,杨成林单枪匹马杀回绵竹灾区,当天就同湖南衡阳消防支队一起进入受灾最严重的汉旺镇,搜救幸存者,清理废墟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杨成林和台湾地区搜救队在龙门山下救出一名老人;与广东特警在灾民安置点执行安保特勤任务;在绵阳市九州体育馆为灾民提供志愿服务;与志愿者“天使医疗队”开设医疗站……在灾区整整两个月,杨成林舍不得脱下这一身“迷彩”,看着无数老乡一次次泪流满面地感激,他心底坚定了一个想法:参军!

  2009年底,杨成林圆梦军营,用一身真正的迷彩标注了自己青春的底色。讲起自己从震区大学生到士兵,又成长为一名班长、一名党员的经历,杨成林仍然十分感动:“想起抗震救灾时人民群众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,我就知道了肩上练兵备战的责任有多重!”

  如今,新的使命任务来临关之琳高尔夫球事件是怎么回事?,杨成林仍继续用十年前的救灾义举砥砺自己:“如果还有需要,我必义不容辞冲在前,让这身迷彩焕发光芒!”